养护的目的是创造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保证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不同的养护方法对混凝土性能有不同的影响。常用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蒸汽养护、干湿热养护、蒸压养护、电热养护、红外线养护、太阳光养护等。为便于比较,规定测定混凝土性能的试样应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我国使用的标准养护条件是:一级控制温度为20±2℃,二级控制温度为20±5℃,标准养护时间为28天,湿度至少为95%。
混凝土养护包括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混凝土的水分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层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并及时覆盖暴露的混凝土表面(盖上防水布、塑料片等),防止表面水分蒸发。保护层混凝土在裸露区域初次凝固前,应将覆盖物卷起,用抹子将表面至少抹平两次,平整后然后再覆盖,重要的是要确保覆盖物在混凝土最终凝固之前不会与混凝土表面直接接触。
混凝土蒸汽养护可分为静停、加热、恒温、冷却四个阶段,应满足以下要求:
1、静停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待混凝土浇筑完毕4-6小时后再升温。
2、升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3、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超过60℃,上限温度不超过65℃。恒温养护时间应根据构件的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和环境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4、冷却速度不宜大于10℃/h。
本期关于混凝土的养护内容就给大家讲到这里,如有疑问的朋友可以留言或致电我公司详细咨询您的问题,来为您详细解答。